bdsm小说 - 经典小说 - 无上神兵在线阅读 - 第475节

第475节

    子牙封神之后,接引道人自回西方世界,他乃超脱神人之身,不受子牙册封,不过,神榜之下,无有意外,天威沉沉,罩定命数,自斗败截教诸仙、收取了许多截教门人之后,接引道人已隐隐知晓自己触犯天机、神律随身,这西方教主终是无法再当下去了。

    “师弟,封神劫完,你我还是回归西方吧!”

    接引道人大袖飘飘,对着四大佛子微微一笑,文殊、普贤应声领命,道印却合掌叹道:“佛亦是道、道亦是佛,我既受鸿钧祖师点化,自不分佛道之别,教主师兄,我与释家缘尽于此,就此拜别!”

    虽说应劫,但接引如此行事,已令道印生出厌倦之心,他不由分说,更毫不在乎叛门出教之事,当场便说出了绝决之语。

    接引道人讶然道:“道印何出此言?你乃佛子,前程广大,难不成还去做个天仙?”

    “我只求逍遥,不喜争端,未来如何,天皇上帝陛下自有公断。”

    道印冷一笑,袍袖一拂,化为一道仙光,自往天界某处而去。

    接引道人爽然若失,却转头对准提道人道:“准提师弟你呢?”

    准提道人微微一笑,道:“子牙封神,天人共永,我为佛也罢、为道也罢,只求心中安定,师兄,我欲寻一清静之地,静悟一量极致大道,这便也拜别了……”

    缘起则聚,缘尽则散!

    此理不论天地神人鬼亦是相同,接引道人触怒天机,已折气数,此后西方教主一位再不能持,准提、道印也不再是释教中人!

    接引道人暗暗叹息,他为的是释教光大,却终不免落了下乘手段,教门兴衰远胜个人荣辱,准提、道印二人堪不破,亦是定数之中。

    接引道人自回西方世界之后,自此潜隐不出,后世释教大兴、光照三界,为主之佛即为释伽牟尼,而接引因触怒天机,只得隐于西方世界之中,于无底河中自撑渡舟,接引众生得渡佛国……

    却说准提道人一展七宝妙树,纵起清风,飘飘荡荡来到宇内某处,见一山风光独好、郁郁葱葱,心头生念,便在这山中落下云头。

    自此,世间再无准提道人,而多了一个菩提祖师!

    菩提祖师静坐方寸山、三星洞,只修一量极致大道,从不现身天地之间,后来因缘际会,收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徒弟,惹出了一番惊天波澜,这个徒弟便是齐天大圣孙悟空。

    菩提祖师乃教主级数神人,但却不欲介入三界纷争, 教成一个徒弟之后,却知这孙猴来日定会闯下大祸,是以七年未满,便寻了个由头轰了出去。

    待到孙悟空保着唐僧行至五庄观时,果然又生出老大事端,那观中之主,乃是地仙之祖镇元大仙,这镇元大仙说来也巧,便是有功封神的仙家第一人混元大仙倪彩是也!

    镇元大仙完劫之后,自在五庄观内得享永恒长生,不想一介泼猴却推倒了他得承鸿钧祖师的人参果树,若非看在准提面上,他岂肯干休?

    一番磨难,终是观音尊者以净瓶甘露令人参果树重得生机,镇元大仙终是看在观音尊者与菩提祖师面上,与孙悟空化干戈为玉帛,结成了异姓兄弟……

    菩提祖师于三星洞中修到宇内极致、苦不得脱之际,忽有一日,见天外垂落鸿钧老祖法相,自此大笑三声,便仙踪渺渺、去了另一世界……

    作者按:

    准提、文殊、普贤、慈航,孔宣等一干道家中人,最后都是佛家中人,后来四位,神话屡有记载,唯有准提不知下落,准提道人即是菩提祖师,此论证不过猜测而已,望诸君指正。

    第四章节 观世音!

    “静坐紫竹林、遍观世间音,

    但有苦与求、吾耳尽倾听。”

    游人如梭的大殿上,几个书生望着这香火旺盛的观音庙指指点点,为首一个最年长的书生摇头笑道:“子不语怪力乱神,这神仙也不过是世人愿望生成,吾辈儒家子弟行正道、仗正气,何必又来求神?”

    另一书生呵呵笑道:“张恒学长说得极是,心行正道、如有神助,想来,所谓的神仙,便是天地正气罢了。”

    几个书生大肆点评,半点也未将庙中高立神坛上的观世音菩萨放在眼里,开口闭口只谈儒家义理,连一旁仆役神将鬼差也没落得着半点好评。

    南海、普陀山、紫竹林。

    竹林幽幽、碧池清清,观音大士领着童子、龙女正静坐池畔,倾听三界众生心声,这几个书生的评论传入观音耳中,不过只博她淡淡一笑,一旁善财童子眼中喷火,怒声道:“无知书生、rou体凡胎,井中之蛙焉知天地宇宙之大?竟敢妄评菩萨是非!”

    龙女掩嘴嘻嘻而笑,天真娇憨的面庞上俱是一片顽皮神色,她眨了眨眼睛,道:“善财,菩萨还未言语,你急什么?”

    善财童子怒道:“菩萨慈悲无量、救苦救难,怎的还有人如此不敬?”

    “我身即是众身、我心即是众心,我有无边大神通、无量大法力,位止菩萨境,你道为何?”

    观音尊者见两个小童争执不休,只是淡淡一笑,提出一个小小的问题。

    善财童子道:“对啊,菩萨明明法力远在大罗金仙之上,为何尊位止于菩萨?莫非其中有什么缘故?”

    龙女微皱秀眉,认真的道:“莫非这与菩萨志愿有关?”

    “善哉,善财焦燥,还需去几分火气,龙女果是禀承其母星河龙母、其父天皇上帝之根骨,能心中清明,未来必成大道。”

    观世音微微一笑,又道:“天道即是人道,天心即是人心,我此身之法,源于众生,众生有求,我无所不能,众生无求,我一无是处,适才那书生说得不错,但若三千世界人人心中禀持正道,宇内安宁,何必还要什么神仙?”

    善财童子摇头道:“若是如此,菩萨岂非为众生之仆?”

    龙女亦是摇头道:“非也非也,是有大功德、故有大法力,若无众生,何来法力?若是有一日众生皆行善道,彼时方是菩萨成就无上大道之时!”

    善财童子愕然一怔,口中嘀咕道:“古怪古怪,往日菩萨好生厉害,谁想这小丫头居然也变得高深莫测起来,这什么无上大道又是什么???”

    观世音淡淡一笑,随即止住了这场争论,她心中自然明白,位阶、法力、道行都不算得什么,三界无数神仙,求的可不是正是无量大道么?

    每个神仙,都有自己的大道,每个神仙的大道尽皆不同。

    以众身为己身、以众心为己心,誓愿三界苍生皆行善道,便是观世音所求的至道,龙女说得不错,若得众生行善,彼时便无观音。

    轮回是苦、劫数是苦,众生皆苦,何独神仙方乐?

    ‘但愿众生安乐,吾心方宁,但愿众生为善,吾身方成正果。’

    紫竹林中的观世音,无私心、无忿怒、无悲哀、无困苦、无恐惧、无贪求,只是一颗众生之心、一个众身之身,为求众生得渡而生、为求众生至善而来……

    仙家一日,世上千年。

    在那观音殿中肆意评论的几个书生随即散去,转眼便过了数十年,此时天下大乱,兵荒马乱,无数黎民百姓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张恒已是四十壮年,因兵乱匆匆逃进山中神庙躲避。

    是夜,风雨大作、倾天覆地,张恒心中凄惨,遥望着神坛上那面露慈悲、凝眸微笑的观音菩萨像,只感天道无常、世事沉浮,他思及苍生困苦悲哀,不觉跪地叩首,默祈心愿。

    风雨大作之中,庙门忽开,一个白衣女子施施然步入庙中,望着庙中观音像,只是叩拜求愿,张恒斜眼望去,却见这白衣女子竟和坛上观音菩萨长得一模一样,他心中一惊,开口问道:“小姐何故至此?”

    白衣女子答道:“拜观音!”

    张恒心中讶然,问道:“你不就是观音?”

    白衣女子点了点头,微笑道:“吾亦有难,故而要拜观音。”

    观音菩萨望着自己的神像,叩拜不已,待到天明时分,却悄然离去,张恒如痴如醉、呆呆想了一夜,忽见天色大开,山下乱象纷呈,黎民百姓哀声不绝于耳,种种惨象映入他心头,不觉化为一个巨大疑问:‘神仙有难都要跪拜自己,那世人有难,何人能救之?’

    与观音几句对答的情景,忽然间涌上头来,他猛然悟到了其中深意,不觉向观音像连连叩首道:“多谢菩萨指点,张恒明白了!”

    张恒趁着天明匆匆赶下山去,自此组织壮丁,收拢百姓,十数年后,果然渐渐将一个乱世平定,二十年后,已是一朝国公的张恒再到这山中神庙之中上香还愿时,再无年轻时节那般狂妄倨傲。

    随其而来的子孙见祖父出身儒门、平素不信鬼信,如今却对观音敬奉无己,不禁讶然道:“祖父大人何独只拜观音?”

    张恒温然笑道:“我非只拜观音,亦在拜我自己!” 子孙愕然一怔,终是不明张恒语中深意,盖因张恒能挽救黎民、成就功业,不过是当初观音现身说法的一番际遇。

    这际遇说来极其简单,不过‘求人不如求己’六字而已!

    观音菩萨渡化世人,亦如九洲之际,常在人间轮回无数、化身无数,显化无数法相,她为渔女,化鱼篮观音相,为妙善公主救父,成千手观音相,救苦救难,显白衣观音相……

    端庄、慈爱、威严,种种观音,显种种神通威能。

    瓶中甘露常遍洒,手内杨柳不计秋。

    千处乞求千处应,苦每常作度人舟。

    其扫三灾、渡八难、救苦救难、大慈大悲之名,无数世代、无数年月俱留下种种事迹,其法相源源不断、绵绵不绝,果是应了洪荒之际鸿钧祖师之语‘世间香火第一、无上无比神道’的评语。

    世人有难,常念其法名,遂能得其救助,其如张恒一般,所谓求人不如求己,千种世人心中,自有千种观音,救苦救难者,是观世音,亦是自己……

    作者按:观音菩萨,是世人心中第一神道,亦是作者心中至尊之神,神明是否存在,还不得而知,但自己是否存在,却能肯定,神如我、我是神,行正道、不求人,这‘求人不如求己’六字,道尽天心、人心、天道、人道,愿与众书友共勉……

    第五章节 子在江上行!

    “吾在江上行,子在江中游,

    两相默凝望,愿者请上钩。”

    碧水如带,曲折蜿蜒,一处翠柳之下,姜尚明亮的目光不在江中鱼儿上,他凝望着天边远处的幽幽白云,心中想的却是超脱凡尘的仙道。

    红尘如网、世事如潮,

    生于尘埃、死于尘埃。

    ‘我要入山求道,从此超脱生死轮回,得窥天地至理至道!’

    姜尚年轻的面庞上闪过一丝坚毅,他自小家境贫寒,曾做过宰牛卖rou的屠夫、做过当炉卖酒的营生,更对茫茫尘世生出厌倦,看透红尘世事后,终生求仙问道之心。

    昆仑山下,云深山幽。

    巍巍昆仑如一条矫健神龙,盘于大地之上,这里,便是世人心中的神仙洞府、超凡仙人的居处。

    姜尚望着来来往往、道装打扮的仙家道士们,心中顿时生出一股无法抑止的渴望,守门的弟子接过姜尚递上的户籍名册,暗暗皱眉,道:“你叫姜尚?是要来学道的?”

    姜尚微微一笑,道:“还请仙师呈报师长,姜尚矢志学道,决无二心。”

    玉虚宫中,元始天尊呵呵大笑,道:“又来一个姜尚?这次不会再是空欢喜一场吧?”

    道行天尊立在阶下,笑道:“师尊,此人根骨奇浊、毫无灵气,分明就不是一个学道之才,依我看,只怕又是一个假江上。”

    鸿钧老祖一句‘且往江上寻’,令三教子弟遍寻天下江河湖海、找那主导封神的应命之人,谁能将这应命之人收入门下,自然便可掌握大义运数!

    不过,这亿万年来,无数弟子寻了无数个江上之流,却半个真的也无,屡屡失望之下,就连道行天尊亦是不信真的有什么江上。

    元始天尊摇头笑道:“不然,鸿钧祖师曾言,封神之人当往江上寻,这个人究竟是江上还是姜尚,天机深沉,犹未得知,小心驶得万年船,但若大意放走了他,便是后悔也不及也!”

    提及鸿钧祖师,道行天尊眸中闪过一丝惊惧,他隐隐知道,以鸿钧祖师的手段,只怕早就定了他命数,他定了定神,道:“如此,我便领他进来让师尊一见?”

    元始天尊收了神圈、闭了五气,化为一个平常老道士,挥手道:“去吧,封神之劫,当兴人族,此乃我教机缘,且带这姜尚进来让我看看。”

    道行天尊领命而去,不多时,便引着姜尚走入玉虚宫中,随侍殿中的大小弟子心中暗暗骇然,区区一个凡人,竟能博得教主亲自接见,这‘姜尚’二字,真是非同寻常!

    姜尚到得殿中,只见上首坐着一个面容枯槁的老道,一派仙风道骨模样,他躬身一礼,道:“姜尚拜见仙师。”

    元始天尊眸中神光一乍,一瞬间已将眼前这个青年男子看了个仔细,道行天尊说得不错,这姜尚果然是俗骨俗心、毫无灵气!

    他正失望之际,忽觉姜尚神魂之中,显出一面黑色巨幡来,这幡微微一摇,便令他道心猛然一颤,一股铺天盖地的威严扑面而来,好似面临着一座雄峻难登的山峰一般!

    神人之心、重如星辰,等闲之物岂能动摇?

    他心中一定,顿时有了计较,开口笑道:“好!姜尚,你既是要学道,便入我门下,做个亲传弟子就是,你可愿意?”

    姜尚大喜,立时跪地叩首道:“弟子拜见师尊!”

    道行天尊、赤jingzi等众弟子大惊失色,这姜尚分明绝无可能修成仙道,再说区区一个凡人,根骨再好,也不过是四代、五代弟子之份,哪里能与众金仙比肩、做元始的亲传?

    元始天尊呵呵笑道:“好!道行,你且带姜尚下去,从入门道法开始,一一传授,不得有误。”

    赤jingzi一惊过后,心中顿时明白过来,这姜尚若非是盘古幡元身,何能有此造化?他上前道:“师尊,弟子愿代掌教师兄,教导姜尚师弟。”